从艺术片文艺片到文化大片,疫情以来文艺电影创作与发展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前言
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型阶段:一个是以2003年“非典”为代表的疫情防控阶段;另一个是以2010年“唐山大地震”为代表的自然灾害时期。对于这两个重大转型阶段,中国电影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从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国电影市场上主要以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文艺电影创作为主,比如《唐山大地震》《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普遍的共鸣。
特别是2005年《风声》上映后,以“谍战”为主题的文艺电影创作达到高潮,出现了诸如《风声》《智取威虎山》《风声传奇》《悬崖之上》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这些影片既有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也有对人性和人生意义的探讨,从不同层面给观众带来了关于人性、人生以及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但到了2010年以后,中国电影市场上以灾难题材为主的文艺电影创作逐渐走向低迷状态。特别是2014年“三网融合”政策实施以来,传统媒体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而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不断渗透到电影行业中来,电影从业者开始思考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转型升级。2014年以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2014年到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由470亿元增长到540亿元左右,在全球电影业中位列第二。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642.6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5%。
另外一个重要变化是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中国电影市场上主要以关注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文艺电影创作为主。以《八佰》为代表的影片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国家在特殊历史时期面临的特殊历史境遇以及中国人所面对的生死抉择和生命价值等问题。
新冠疫情爆发后,从1月底开始至4月底这一时期内,国内主要有三部以“疫情”为主题、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作品。
《在一起》《我和我的家乡》《吹哨人》。这些影片虽然都是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艺术性。
比如《在一起》中利用动画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现出一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普通民众在这场“战疫”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我和我的家乡》中以四个小故事勾勒出全国各地发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物身上的身边小事;《吹哨人》则以一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并最终不幸牺牲的吹哨人为原型,讲述了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
这三部影片共同体现了中国电影市场上对重大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关注与思考最为深入、表现最为细腻、情感最为真挚、艺术最为精湛、技术最为先进以及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统一的文艺电影创作与生产。
电影创作:新老电影人的努力
疫情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虽然遭受重创,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电影创作方面的变化。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在2020年上半年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爱情和喜剧电影,受到观众欢迎。
疫情期间,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12.11亿元人民币(约合609.7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产片票房313.92亿元人民币(约合55.2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进口片票房89.56亿元人民币(约合8.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从中国电影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国产电影成绩比较亮眼。2020年1—10月国产片票房313.92亿元人民币(约合66.25亿美元),占国内总票房的51.2%;进口片票房87.58亿元人民币(约合10.23亿美元),占国内总票房的48.6%。
疫情期间很多影片选择线上发行、播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影片均采取了线上发行、播出的方式。
同时一些影片选择网络、院线同步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由陈凯歌导演执导、张艺谋担任艺术总监并主演的影片《悬崖之上》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同步上映与宣传推广。
由宁浩执导并主演的影片《疯狂的外星人》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播出;由黄渤主演的电影《一出好戏》也采取了线上首映与线下上映同步进行的方式。
但是在电影创作生产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是一些中小成本电影由于疫情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开机,导致无法完成拍摄;另一方面则是疫情期间很多演员不能到现场参与拍摄工作。这使得一些电影不能如期上映。
例如《八佰》《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在2020年7月28日上映后就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虽然有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影片质量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给电影创作生产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国家电影局也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和新政策:
一是加快建立电影剧本扶持机制。要求各地电影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以及现实题材等电影选题予以重点关注和扶持,对选题储备较多、创作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鼓励创作优秀国产电影产品。国家电影局支持在疫情期间创作生产的优秀国产电影作品申报电影专项资金资助;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措施,为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扶持。
三是鼓励开展线下电影节(展)活动。国家电影局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举办以线下为主的电影活动,鼓励电影院通过线上播放、网络点播、线下放映等方式恢复营业。
此外还将继续举办优秀国产电影展映展播活动和线上放映活动等。四是继续支持电影院发展。国家电影局鼓励各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影院恢复营业工作。
电影题材:艺术与商业
电影题材是一部电影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艺术表现的核心所在。无论是艺术片还是文艺片,都必须有足够的艺术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
在这方面,国产文艺片一直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总体而言,国产文艺片一直是比较弱的,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以艺术为导向的文艺创作体制和以商业为导向的文艺创作体制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我国电影的创作体制和主流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在电影题材上必须要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艺片往往都会在题材上有所限制。
虽然文艺片一直存在着题材单一、类型匮乏、题材陈旧等问题,但是不能否认这些年来国产电影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以2020年为例,我们有《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一些口碑不错、票房也不错的影片,也有《哪咤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等一批口碑与票房都很不错的影片。
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求和追求日益增长。
我们过去在电影题材方面主要以文艺为导向,这使得我们在电影题材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现实题材作为文艺片和商业电影中最为重要的创作资源。
这种思路虽然在过去比较有效地调动了电影人进行现实题材创作和反映生活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这类影片常常过于强调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所谓“写实”效果。现实主义原本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一,但不能把现实主义理解为“写实”得很纯粹。
现实题材电影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而忽略了电影题材的商业属性,那么这种电影就很容易变得“假大空”。
近年来一些现实题材影片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成绩,就在于它们能够在艺术表达与商业诉求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比如《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2》等影片在艺术表现上虽然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瑕疵和不足之处,但是它们都能够做到既具有艺术品质又兼顾商业诉求。
电影作为一种商业艺术产品,其市场表现必须要考虑观众与市场这两方面因素。首先是考虑观众。观众是电影消费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电影市场结构不合理、不成熟、不完善等原因,不少观众并没有形成成熟的观影习惯和观影需求。
笔者观点
这就使得电影消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非理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观众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符合审美需要和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观影习惯和观影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是考虑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市场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我国电影产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电影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消费已经呈现出了由过去以文艺为导向、以艺术为核心、以审美为价值、以个人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等特征向以商业为导向、以大众为主体转变。
从艺术片到文艺片,再到文化大片,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上,走过了一条极为坎坷的道路,但它始终不曾停下脚步,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之后,文艺片与文化大片的创作更是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王春林:《电影创作中的“艺术真实”与“技术真实”》,《当代电影》,2020年第5期。
李虹:《以影像为媒介,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文艺研究》,2020年第2期。
刘明华:《文艺片: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互融》,《当代电影》,2020年第3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90520243/1715186086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