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部电影看完百年奋斗,文艺工作如何出新意?-《电影中的印记》

红色大幕升起,中国爱乐乐团带来熟悉的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伴随着合唱和李云迪演奏的钢琴声,整整10期节目终于落下尾声。一幅幅具有时代元素的海报再次闪过,这首歌曲也仿佛一个大气磅礴的结语,为连续两个月的经典电影之旅画上句号。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打造的暑期档特别节目《电影中的印记》用平实的语言、壮丽的色彩、深情的旋律、感人的动作、记录下电影中以及电影背后的感人故事,定格了建党百年来的温暖瞬间,凝聚起中华民族奋斗前行的磅礴力量。

看电影学党史

让百年“精神印记”可感可知

当下,经典严肃的电影创作受到娱乐搞笑的短视频的挑战,而电视节目即使谈论电影也大多在谈论娱乐,很少从创作以及背后时代意义的角度去展现。

《电影中的印记》有什么不一样?行至收官,这档节目的创新点也变得清晰。每一期由一条主线(单期主题)、两张海报(电影)、三种叙事(海报、电影、党史)、并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电影番外篇、短剧、交响乐、声乐、舞蹈、戏曲、曲艺等),构成总体框架。总共10期节目,20部电影,100张新创作的电影海报,讲述并致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在台上,围绕主题不同文艺表演形式的一气呵成,多机位实时摄录,对视觉效果的发掘与重组,对情节张力的补充与连缀,对访谈环节的追问与反思,对演唱情绪的收放与递进,都环环相扣地拿捏“到位”。

多元化的节目形态,将原本枯燥单一的电影讲述借由可感可触的老物件、纪实采访、故事再创作等化形象为具体,百年奋斗历程也得以清晰勾勒。《开国大典》拍摄许多著名影视桥段,塑造中国银幕史上的第一个毛岸英形象的背后故事有哪些?《董存瑞》改编自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真实事迹,展现了他的成长历程,董存瑞生前仅有的两张照片又意味着什么?

对于习惯了电影镜头语言的年轻观众来说,多元的表演形式显然更容易接受,也更为新奇。被解构和补充的电影故事,被弘扬和升华的经典歌曲,都努力让观众第一次直观地看见电影背后的人们是如何默契流畅地制作配合,以及如何天马行空的进行艺术想象。比如《闪闪的红星》大家耳熟能详,节目带来短剧《红星依然闪耀》讲述了冬子加入了新四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后的故事。这种补充,不仅是一种对经典电影的致敬,更是革命精神的浪漫抒怀,不断地激励和鼓舞民众。

之所以被人牢记,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所谓艺术精湛,一般要看人物、故事和细节。《电影中的印记》紧紧抓住这三个要素,带领观众在表演者和现实人物中穿梭,在海报欣赏与电影情节中踱步,在创作源泉和艺术呈现中品味。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电影中的印记》以鲜活、具象的“电影解读”将党史学习的过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节目的生动语态和创新形态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认可,带动了年轻观众更加持续的学史、懂史。

发掘电影的“能源”特质

从文艺史看见家国记忆

10期节目,从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建党题材的电影《开天辟地》,到展现精准扶贫工作缩影的电影《十八洞村》,电影所记录的时代刚好跨越百年。从嘉兴红船的“觉醒年代”,到苗寨村庄的“历史蜕变”,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电影历史上,这些作品凭借其独特的对时代的记忆功能,占有了一席之地。

因为把节目中所有电影作品串联起来,不仅会看到一部文艺史,更会看到一部党史:

从《开天辟地》中的“万黑丛中一点火”,到《平原游击队》《柳堡的故事》里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浴火奋战,再到《我和我的祖国》《十八洞村》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记录在案。所有的故事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撷取了历史长卷中那一帧最刻骨铭心的画面。

《电影中的印记》发掘电影艺术背后用心用情用功的抒写,把一部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再度综艺化呈现,让很多历史深处令人激荡、令人回味的作品都得以与观众见面。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时代文化的载体和印记,凝结的并不只是创作者们的灵感和创意,还蕴涵了时代文化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投射和缩影。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来说,这些经典的电影意味着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对经典的“重复”呈现既是一种文化延续的需要,也是一种文化确认的仪式。例如节目中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的讨论,其实就是一种有声的传递,正如演员王丽坤所说,“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电影中的印记》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电影的推动力量——电影作为一种精神能源,推动着国家与民族不断前进,这超越了电影自身的意义,构成全民难以忘怀的共同的电影记忆。有观众表示,“我看到了不少革命前辈的热血、热爱和热忱,我也愿意用能力和才智,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典作品意味着内容的久经考验,也意味着故事的群众基础。这些作品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到全民皆知,但至少都有每一代人深深受过他们的影响。经典作为一种已经历过试错的成功经验,是一种低风险的选择,与观众的怀旧情怀对接,能够激发关注度和话题度。

能够看到,《电影中的印记》将文艺经典重新阐释,赋予这些作品与时俱进的新生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刷新经典、重塑经典,甚至创造新经典的过程。

有格局、有温度

树立文艺态度的“中国尺度”

鲁迅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和倾情的讲述,《电影中的印记》用创新的方式呈现文艺作品中那些未被看见的画面,给观众更强的代入感和亲切感,回忆感动的同时又能开眼界、涨知识。节目其实宣扬了一种文艺态度,鼓励创作者们在错综复杂的文艺现象中把握文艺发展本质和规律,引导群众提高文艺观赏水平。并且节目的观点都积极且犀利,建立起一套“看电影”的中国标准和中国尺度。

上个月,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而电视综艺作为与观众直接对话的窗口,也承担着电视文艺评论的重要功能。节目每期都邀请到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文艺观点的表达,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东朗、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等都带领观众从全新且深刻的角度看电影、看时代和看社会。

《电影中的印记》确实生动地展现了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的作品、故事和电影人,并且以鲜活的再现告知后人,什么是我们应该爱护和秉承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大手笔,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文艺作品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文艺态度也应该把视角放在一线,把焦点对准基层,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重要主题宣传周期,总台不但讲好、传播好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故事,更是讲好、传播好已经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故事。整个平台也积极融入、贯彻和呼应国家主题,以多视角的内容构筑,不断为受众输送更多有格局、有温度的优质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90520243/1715186292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