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10大经典战争电影,第十部必看
第一部:《拯救大兵瑞恩》
这部电影是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战争片。它描述了英美盟国于1944 年6月6 日在诺曼底登陆的故事。在这一天的攻势中,盟军总部发布死亡通知的工作人员发现,瑞恩家族的三个兄弟都被杀了。还有她最小的儿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欧洲大陆上征战,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死。盟军司令马歇尔将军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小队前往营救。最终,这支小队经过一场血战终于找到了瑞恩,并保卫了一座连接巴黎和柏林的大桥。这部电影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现实的战争电影之一,美国电影学会将其评为“极度夸张的战争暴力”电影。不过,不少二战老兵对影片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为“对二战最真实的反映”,尤其是片中26分钟重现了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景。
第二部:《Apocalypse Now》
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的是越南战争,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适用于任何战争,甚至从广义上讲,它表明任何生活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其本质是刻画了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根据越南战争的记录改编,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著作《黑暗之心》。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立一个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这个军官的角色。镜头不多。线条和处理非常“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一个人;如果继续“虚幻”,就会成为《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族长。这部电影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反映了战争暴力造成的人性异化。影片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题材和象征意义,以一名勇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段近乎荒诞的“现场记录”。影片具有“大戏”风格,夸张华丽,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的《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景正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影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 年夏天,科波拉推新版电影上映,比原版长了近一个小时。
第三部:《珍珠港》
Leif和Danny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人从小就对飞行非常感兴趣。长大后,两人在二战期间一起加入了美军飞行队。训练期间,雷夫结识了军队中的护士伊芙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这时,美军决定向欧洲派遣精锐部队,协助欧洲国家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莱夫自愿参战。所以伊芙琳被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坏消息从欧洲传来,莱夫的飞机不幸在空战中被德军击落,生死未卜。伊芙琳和丹尼得知这个坏消息后,只能互相鼓励。但爱情的幼苗却悄然发芽。 1941 年 12 月 7 日,莱夫突然出现在伊芙琳和丹尼驻扎的珍珠港。在他们三人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日军也悄悄准备了偷袭珍珠港。雷夫和丹尼这对好朋友,是情敌,不得不并肩作战。随着二战的开始,两人只能暂时抛开孩子的爱,一起为自由和正义而战。
第四部:《桂河大桥》
这部获得七项奥斯卡奖的英国电影,有着英式严谨的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这部电影反映了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中的故事。虽然没有正面剑枪对决,但角色的心理还是比较原始的。影片前半部分:英国战俘不惧怕日本军官的折磨,拥护原则,维护他们的尊严;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角色似乎发生了变化: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出现中展现了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则面临着不得不炸毁他建造的桥梁的僵化思维,这同样令人惊讶。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三个士兵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国籍和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赤腾奥萨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还没有完全抹去他的人性;亚历克·金努斯(Alec Kinus)饰演的英国军官充满威严,但似乎有点疯狂;威廉霍尔登饰演的美国军官有点虚荣,但他的适应能力很强,关键时刻能辨别是非。大卫·里恩的作品都是气势磅礴的,很多场景从现代观念来看都显得呆滞,但与整体表现却非常吻合。
第五部:《巴顿将军》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第六部:《西线无战事》
影片以一战中西面战线川为历史背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同学受到校长坎通列克及其沙文主义的煽动,满怀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忱”投人到了这场所谓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他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非人道性。起初的“爱国主义狂热”荡然无存,留下的仅仅是肉体的伤痛和对德国军国主义以及参战目的的质疑。雷马克笔下没有富丽堂皇的军容和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恐怖、残酷、肮脏的战场。
第七部:《猎鹿人》
这部影片反映了三位钢铁工人参加越南战争,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影片清晰地分为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相得益彰,让人看到战争造成的身体伤害是痛苦的,但精神上的伤害更令人震惊。影片的主要部分细节是一个叫做“俄罗斯轮盘赌”的游戏:越南士兵只用左轮手枪装一颗子弹,然后让美国战俘对自己的头部开枪。但这场残酷的游戏,却把其中一名美军士兵如吸毒般吸引,以至于回到后方的他都不想回老家,而是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人生赌博。影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充满跳跃感,既大气又缺乏导演功底。这部电影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
第八部:《最长的一天》
影片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第九部:《从这里到永恒》
这部电影获得了八项奥斯卡奖,是20世纪珍珠港事件中最出色的电影。事实上,影片的主要长度是用来描述珍珠港事件前夕美军在夏威夷的生活。暴露在军队的阴暗面是非常尖锐的,比如欺骗和虐待士兵。日机偷袭珍珠港是影片的压轴,也为人物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调和,尤其是士兵们在操场上吹喇叭哀悼战友的场景。
第十部:《长津湖》
该片讲述了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影片《长津湖》以史诗级的手法,全景式展示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貌。从美军仁川登陆,悍然越过三八线进犯中朝边境,到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长津湖战役全线爆发,我志愿军战士重创敌人,到美军兵败后退,撤出兴南港……美军装备之强大、我志愿军斗志之昂扬,都得到了体现。抗美援朝战争中,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志愿军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逐步扭转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局势,打出了军威国威,成为当之无愧的“步兵之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60420243/1714122575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