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这些大尺度恐怖片,蠢成这样,还好意思笑话国产?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Sir先说好消息吧——这两年,国产烂片中最顽固的一股势力,国产恐怖片气数已尽。
产量断崖式下跌(大银幕)。
以前我们还有兴趣骂骂,如今压根nobody cares。
未成气候,就日薄西山了。
△ 豆瓣的国产恐怖片分区一片无人打分的凄凉景象
若问国产恐怖片为什么烂这个老问题,首要理由你们都懂:
限制太多。
10部国产恐怖片,9部强行精神分裂,剩下1部是法制教育。
……
没有限制就一定好吗?
坏消息来了:
把目光投向海外,这两年的恐怖片倒是红红火火。
但好像……也没几部能看的。
恶鬼、血浆、邪教、变态杀人狂……尺度个顶个的大。
可该烂还是烂。
甚至,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得以烂得更加肆无忌惮、五彩缤纷。
今天Sir就带大家开开眼。
近年海外恐怖新片是如何在各种大尺度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愚蠢。
对了。
每当Sir安利恐怖片,你们不是老评论说“想看又不敢看”?
来,就这篇。
大胆、放心、笑着看!
蠢招之一:赶着送死
恐怖片里永远不缺各种作死的烂梗。
最常见的:明知凶宅抢着住,大路不走走小路,集体遇鬼分头走……
早在十年前,恐怖神片《林中小屋》就故意恶搞嘲讽了这些烂套路。
本来主角们智商都在线,遇到危险坚决抱团。
结果吸入了幕后操控者释放的智障毒气,立马改口说要分头行动。
???
为啥?
别问,问就是怕。
《林中小屋》上映近十年后,依旧有众多恐怖片对这些方式乐此不疲。
新版《致命弯道》,一群高知青年不听当地人劝告,痴迷走小路。
《恐怖玩具》,女主明知买下的老宅曾发生过灭门惨案,居然还带着全家去欢。庆。圣。诞。
《地狱通话》,为了逃出鬼宅,男女主二人分开找出口。
……
这么多年,大家已经被死性不改的恐怖片PUA惯了,还会不自觉帮它们强行解释成无知无畏/慌乱中智商掉线。
但有些恐怖片里的作死方式,还是能蠢出新高度。
这部《地狱通话》,Sir就实在看不懂。
阵容令人瑟瑟发抖,《潜伏》的通灵老太+电锯老爷子。
故事,老套又反智。
一群小年轻,常年跑到跟女主有仇的老人家里搞事情。
丢石块啊,门口拉屎啊,扔动物尸体什么的,充分发挥美国中学生的无聊精神。
一次霸凌后,几个小年轻把老太婆逼得自杀了。
重点是老太婆死后,变成厉鬼报复。
片名《地狱通话》,不用猜也知道,鬼来电呗。
估计导演也觉得鬼挨个打电话弄死他们有点俗套了,就自作聪明玩了个骚操作。
成功把人物都玩成了智障。
试问,如果你把仇人逼死,死者家属喊你去他家做客(美国郊区的独栋大宅),你敢去吗?
反正Sir一万个不敢。
可电影里老爷子一通电话,小年轻就赶着去当座上宾了。
并且,居然还敢答应一个个去小黑屋里接死去老太婆的电话?
“在楼上走廊尽头的书房里
有一部电话
你们四个一个一个上去
通话一分钟”
于是,老太婆通过这种方式把他们都杀了。
Respect,一路走好。
最牛逼的是,到电影最后女主逃出宅子的危急关头,还非要再去接个电话。
实话说吧。
你就是想死对不对?!
和这相比,什么不信邪住凶宅,爱走小路之类的行为都显得智商在线了起来。
恐怖片里的作死行为虽然是某种刚需。
但能不能稍微有点人类逻辑?
蠢招之二:故意埋雷
除了送人头,还有一类主角死于给自己埋雷。
简直蠢到除了故意也没有别的解释。
去年豆瓣4.2分美国恐怖片《小心身后》。
(注:“身后”,恐怖片高频词汇NO.1)
姐妹俩来姨妈家暂住,将房子里一个封存四十年的恶灵“意外”释放。
Sir先不吐槽它故事老套了。
这个“意外”,首先要打个引号。
有多意外?
根据电影设定,镜子,是恶灵通往人类世界的通道。
姨妈当年全家被恶灵搞死,她不得已杀了被附身的妹妹,才将其重新封印。
那有什么方法能让恶灵不再重返人间呢?
(答对没奖)
搬家,再不济把家里镜子都扔了嘛。
但四十年了。
姨妈想破脑袋,天天翻阅典籍研究如何压制恶灵,就是没想到这最正常、最简单的办法。
不仅不搬家,还把一堆镜子像地雷一样藏在自家地下室,或者拿张纸轻轻糊住。
光荣艰巨的踩雷任务,就这样落到俩姐妹身上。
一个手贱把镜子抠开,一个被恶灵骗进了装满镜子的地下室,恶灵成功复出。
呵呵。
姨妈大概等这天等了四十年吧。
蠢招之三:放过孩子吧
进阶提问:
《小心身后》里,小女孩怎么放出恶灵呢?
答:恶灵附在小女孩的兔子玩具上,半夜突然跟她说话,把她引诱进了装满镜子的地下室。
孩子被玩具骗,这招就相当不讲武德。
说到孩子,Sir就来气。
现在的恐怖片,10部里8部拿小孩做文章。
好的恐怖片也用孩子,《闪灵》《咒怨》《遗传厄运》等。
但它们都极好地利用了孩童的天真柔弱,形成强烈欺骗性。
或是与邪恶、恐怖形成反差冲击。
《遗传厄运》里长相奇特的小女孩,自出场就带着家族诅咒的阴霾和诡异,既是象征也是隐喻。
影迷至今津津乐道的是,《闪灵》里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小丹尼到底有啥未知的秘密?
如今很多恐怖片吧,小孩子就是纯·工具人。
啥用呢?
专作大人不能作的死。
大人做起来显得很蠢的事,都让小孩来。
再给孩子来点心理创伤、自闭症啥的,简直为所欲为。
《灵偶契约2》,小男孩有PTSD,于是在树林里挖出个棺材,捡了个超恐怖的人偶回去抱着睡。
《捕梦魔》,小男孩失去了母亲夜夜噩梦,于是去偷了邻居一张捕梦网(印第安传统器物,据说可以让人好梦),结果被恶灵缠身……
这样的情节,真的快看吐了。
小孩子俨然从早年的恐怖片亮点,变成了现在的烂片信号。
放过孩子吧,让他们多做两套题行不行?
蠢招之四:炮灰的尊严
主角虽然爱作死,但一般又不会死。
死的往往是炮灰,而且他们死得不仅惨,还傻。
最典型的是某些虐杀、血浆类恐怖片,尺度特别大。
贡献这些大尺度场面的,自然都是炮灰。
新版《致命弯道》,主角团在丛林里遭遇机关袭击——一个飞滚而下的巨大木桩。
深山老林遇到诡异动静,居然第一反应是拿手机出来拍。
这就算了。
Sir真的搞不懂林子里长满了树,大木桩是咋畅通无阻滚下来的?
重点是,你们为啥不往两边跑,非顺着木桩子往下跑?
辛苦了,原来是为了让观众看一个炮灰脑袋被挤扁的画面。
(感兴趣自行搜索观看)
更蠢的在《今夜林中无人入睡》里。
一名警察遭遇畸形杀人狂,后者操起斧子就要劈。
斧子在脑壳上方,警察居然还岿然不动地原地拔枪。
人家有斧头,我有铁头。
哥,求你跑两步?你跑远点再拔枪行不行?
哦豁,枪还神特么刚好卡住了,没拔出来……
炮灰也是人。
就算必须死,能不能让他们死得有点尊严?
蠢招之五:没看我在吓你吗?
看恐怖片基本需求:刺激。
这点国产恐怖片各种受限,只能隔靴搔痒。
国外恐怖片尺度没限制,无所不用其极。
拼到最后,也黔驴技穷。
《地狱通话》,技术不行还用力过猛的典型。
高难度瑜伽表演,拙劣抄袭致敬七十年代经典《驱魔人》。
人鬼全员咆哮嘶吼,比谁嘴张得更大。
Sir看整部片干脆改名叫《口腔科的故事》。
恐怖片发展这么多年,再恐怖的鬼脸,再扭曲的姿势,再一惊一乍的音效,都很难再如当初,起到特别好的惊吓效果。
越用力,反而越尴尬。
还记得童年阴影《咒怨》吗?
当年看,《咒怨》最恐怖的是伽椰子阿姨惨白扭曲的鬼脸,和俊雄无底洞一样幽暗的嘴巴。
时过境迁,当你看过恐怖片里无数张相似,或是更恐怖的鬼脸后。
回味《咒怨》,它最恐怖的不再是鬼脸。
而是那种怨气无所循行的阴暗氛围。
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后充斥着极尽恐怖鬼脸的《贞子大战伽椰子》会变成一部喜剧。
还有的恐怖片,可能自知能力有限,干脆破罐破摔。
欧美恐怖片吓人时有个法宝,玩偶。
这股风潮大概是从温子仁那刮起来的,如《死寂》《招魂》《安娜贝尔》。
温子仁用玩偶吓人,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恐怖谷效应,这形象本就自带瘆人效果。
(假装有图)
但是,这些丑得眼睛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 凯奇老哥主演的《威利的游乐园》,五毛特效
更别说,居然还有这样的?
还起名叫《恐怖玩具》?
△ 灵感来自《玩具总动员》?
再加上离奇的攻击方式,笑果完爆一众国产喜剧。
△ 仙女彩带攻击
这种恐怖片一般就很让人难以评价。
毕竟能逗大家开心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啊。
蠢招之六:强行情感升华
Sir烦透了恐怖片里的温情套路。
正面例子《第六感》《招魂》,都是将恐怖和温情结合的典范。
观众在惊吓之余,还能收获点感动的回味。
△ 《第六感》,死去的外婆向母亲问好
但它们能将这种模式运用成功,是因为感情完整渗透在故事的细节里。
拿《招魂》来说。
电影从一开始,就多处铺垫了住进凶宅的一家人是如何在贫穷中互相扶持,相亲相爱。
以至于,后来母亲用爱的意念战胜邪灵显得顺理成章。
况且,整个战胜邪灵的过程也并不容易,充满痛苦的纠结。
如今,强行情感升华,已经成了许多恐怖片结尾既定的空洞姿态。
一种,让虚无的真善美秒杀假恶丑。
《捕梦魔》,小男孩被恶灵附身,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先是砍死亲生父亲,接着要来杀继母。
千钧一发之际,继母来了一句“我爱你,我好想当你妈咪”。
你猜怎么着?
恶灵瞬间退散。
该死。
原来恶灵也缺妈咪。
插播一个,中国台湾恐怖片《粽邪2》。
泰国恶鬼作祟,男主死后,立马化身钟馗守护女主,开启超英style,一招秒杀外国恶鬼。
并来一句:我会陪着你的。
还有一种,是智障作死带来无谓牺牲,还要强行感动。
《小心身后》被10086次鞭尸。
电影最后,姨妈为救姐妹俩,把恶灵引到自己身上,和它同归于尽。
获救的姐妹,伴着煽情BGM相拥而泣。
虽然有点悲壮吧,但想想这些雷又都是姨妈自己埋下的。
早点把镜子扔了,有那么多破事?
如果恐怖片实在没什么表达的,大可以讲好一个精彩爽快的故事,没必要刻意去淌深刻的浑水。
好了,为大家鉴赏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别老觉得,非国产恐怖片就一定很吓人。
勇敢点,绝大部分都可以当喜剧看。
现实就是。
不光是国产恐怖片,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怖片都是烂片率最高的类型之一。
大家骂恐怖片烂,却又总是对恐怖片抱有无限期待。
一是我们需要,通过围观“别人的恐惧”来缓解现实的焦虑和压力。
二是层出不穷的烂片里,总不断有那么一两部让人眼前一亮。
据《纽约时报》几年前的数据显示:
恐怖片是好莱坞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类型之一,仅在北美,就可以获得平均6倍的回报。
因为赚钱,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粗制滥造的恐怖片想以小博大。
而重复愚蠢的烂梗一定是最低成本的方式。
几年前,兴盛时的国产恐怖片市场同样。
各种仙,各种村,再排列组合。
恐怖片发展到如今,饱受烂片摧残的观众们正在厌倦各种愚蠢的招式和套路。
成功的恐怖片,近年走出两条明路:
一条,温子仁为代表的,在类型框架里完善再完善,归根结底,回到一个精彩好看的故事上。
一条,如A24出品,打破类型框架,不断造创新概念、新手法。
△ 《仲夏夜惊魂》,通片白昼中的恐怖
还有第三条路吗?
当然有。
Sir希望有。
Sir聊恐怖片时,常用到一句话:恐怖源于未知。
可当一部分创作者躺在舒适区里重复着复制粘贴,计算着投入产出比。
这些不再向“未知”发起追问的作品。
谈何“恐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颐和园的马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60420243/1714125072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