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影史上10部经典“伪纪录片”推荐
文:Mr.Friday
编辑:tudou
图片:网络
星期五言:“纪录片”的标志不难识别,它一般包括【采访视角】和【自拍视角】,网络时代还可以外加一个【直播视角】。重点在那个“伪”字上——
从电影角度来说“伪”有三层含义:一是仿真的伪(即借用采访、自拍、直播等拍摄方式来讲电影故事);二是为了假而伪(即让“摆拍的假”与“模拟纪录片”的真形成对比反差);三是多角度多视角阐释。
这三层含义决定了“伪纪录片”的三大类型:恐怖惊悚片、讽刺喜剧、人物传记。
另外“伪纪录片”有一个共性:它们的摄像机视角都是旁观的(非主观视角)。它们镜头后面的人或非人(如电脑智能)同属电影里的一个隐藏角色(或者说存在于一个隐藏空间里),这个隐藏角色的视角是跟观众视角连在一起的。因此通常一部“伪纪录片”是表现不了人物内心的,因为看者即是“旁观者”,出现角色人物的主观视角意味着“纪录视角”的转移与崩塌。(有没有例外,有,像《遁入虚无》这种神秘主义电影,视角可以超现实、非人,但那不在我们所述范畴)
看“伪纪录片”的意义何在?这当然因观众而异,但有一些点相通:它们可以作为虚构电影与纪录片电影的一个中间参照物;可以作为摆拍与随拍的中间参照物;当然也可以作为真实与虚假判定的一个参照物……
【星期五文艺】上片——
1、《罗马风情画》(1972)
原名:Roma
国家:意大利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推荐语」此片看似导演和他那些电影朋友们的传记纪录片,所有场景都发生在现实中,可却充满了电影般的神秘色彩。能用记录体形式拍出如此魔幻视觉与氛围的导演,也就费里尼了。
2、《西力传》(1983)
原名:Zelig
国家:美国
导演:伍迪·艾伦
「推荐语」电影又名《变色龙》,讲的是一个具有多重人格,能随着社会环境以及人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异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表述形式,即是通过多视角多角度采访的“伪纪录片”形式将此人展现开来。看来让人啼笑皆非。
3、《访谈录》(1987)
原名:Intervista
国家:意大利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推荐语」又一部“费里尼式”的伪纪录片,这次导演将重点搁在了片场与故地重游上。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再好不过地表现出了费里尼后期创作的心态与电影观。当然,电影整体还是那种漫画、无厘头、嬉皮式的调调。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导演一种对现实的消极抵抗。但看后却让人流连忘返。
4、《戏梦人生》(1993)
原名:戲夢人生
国家:中国台湾
导演:侯孝贤
「推荐语」电影的主角即演员本人李天禄。整片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年迈李天禄的采访自述,一部分是年轻李天禄的生平演绎(此部分由林强饰演)。因此,这部电影不单有“伪纪录片”的概念,也有“戏中戏”的概念。
5、《死亡录像》(2007)
原名:[Rec]
国家:西班牙
导演:豪梅·巴拉格罗 / 帕科·普拉萨
「推荐语」标准“伪纪录片”打造出来的恐怖惊悚片。我们将从电影开始跟随记者一同去采访消防队,进而跟着消防队员一同进入一个事发现场,直到拿摄像机的人跟采访记者一同被丧尸干掉,摄像机没电,电影结束。
6、《弗兰肯斯坦的军队》(2013)
原名:Frankenstein’s Army
国家:荷兰、美国、捷克
导演:理查德·拉帕索尔斯
「推荐语」跟《死亡录像》几乎异曲同工。只不过持摄像机和麦克的记者换成了DV自拍爱好者。我们将跟同那几个年轻人,一起去探究二战中那个秘密的令人发指的人体实验地。
7、《黄金时代》(2014)
原名:黄金时代
国家: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导演:许鞍华
「推荐语」此片通过多角度“伪纪录片”的采访形式,演绎出了民国知识分子圈子里的那些事。从萧红、萧军到鲁迅、许广平再到胡风、丁玲……
8、《摄像机不要停!》(2017)
原名:カメラを止めるな!
国家:日本
导演:上田慎一郎
「推荐语」此片通过“伪纪录片”的形式将拍摄现场、幕后那些事讲述了出来,看时让人捧腹大笑,看后还能让人捉摸出点“电影的本质”。
9、《解除好友2:暗网》(2018)
原名:Unfriended: Dark Web
国家:美国
导演:斯蒂芬·苏斯科
「推荐语」这部电影是标准“网络直播”型伪纪录片。当然跟《死亡录像》性质相同,目的是借“记录”的形式上演惊悚恐怖大戏。唯一不同的是“网络直播”是固定镜头为主而已(相对于采访视角的长镜头)。
10、《洞》(2021)
原名:Il buco
国家:意大利
导演: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
「推荐语」这部电影若不是片尾的字幕提示,我还以为真是部“纪录片”呢。讲述的是一群科考人员对一个洞穴的挖掘过程。全剧没有戏剧张力,没有人物矛盾冲突,甚至没有近景、特写镜头,剩下的只是勘测的细节与未知神秘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80420243/1714279030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