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质量的冷门电影,不是只有好莱坞大片


我们有个习惯,喜欢把中国之外的国家统称为外国。而我们看这些外国出产的电影也有个习惯,喜欢把它们分成欧美和日韩,仿佛全世界的电影都来自那么几个国家。

其实,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及地区,并不是只有好莱坞、宝莱坞、忠武路这些地方出产电影。一些电影小国照样能拍出很多非常不错的电影,照样有很多才华非常出众的导演。

今天就介绍一些小国佳片,它们应该可以算作质量很高的冷门电影。

匈牙利

米洛克斯.杨索 《红军与白军》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就来自于匈牙利。其实匈牙利电影从来都是影史中不能略过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略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匈牙利电影新浪潮”,而这部《红军与白军》的导演杨索就是这次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杨索的电影大多表现匈牙利过往的历史,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其影片中的艺术价值也是极高的,尤其是他对长镜头的运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除了这部《红军与白军》,《我的道路》、《无望的人们》、《静默的呼喊》这几部电影也评价颇高,不过我没有看过除了《红军与白军》之外的几部,不敢妄自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伊斯特凡.萨博 《信任》

萨博有一部不能算作冷门的电影,那就是拉尔夫.费因斯和蕾切尔.薇姿主演的《阳光情人》,因为那部电影我认识了萨博,于是找来了《信任》,看了之后惊为天人,那种镜头下冷冰冰的感觉实在太过特殊,对战争时期人们心理状况的描写,萨博做到了极致。

瑞典

罗伊.安德森 《生活三部曲》(《二楼传来的歌声》、《你还活着》、《寒枝雀静》)

瑞典从来都不是电影的荒漠,无论是英格玛.伯格曼还是乔尔恩.陶纳尔,都曾位列这个星球最伟大导演的行列。而如今的瑞典影坛,也有它的代表人物,那就是罗伊.安德森。

罗伊.安德森在三十年的导演生涯中只拍过五部长片,但部部都很精彩。尤其是近年来的《生活三部曲》,罗伊.安德森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倾注在看似荒诞的小故事中,让人笑中带泪,于平淡中体会生活真义。

奥地利

迈克尔.哈内克 《爱》

奥地利大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是戛纳常客,这部《爱》是他2012年的作品,并最终拿到了金棕榈奖。哈内克擅长描绘人与人间细腻而微妙的关系,对人性有着非常独到的感悟。在《爱》里,哈内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将一对老夫妻的绝望展现在观众面前,冷酷中夹有温情,震撼后感动长存。

德国

阿奇姆.凡.波瑞斯 《五月的四天》

欧洲人喜欢在电影中反思上世纪那场过去的战争。在这部《五月的四天》里,导演阿奇姆.凡.波瑞斯用自己冷冰冰的叙事手法残酷地通过小男孩彼得的视角把真实的战争展露在了观众们的眼前,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解读,而不是用情绪去引导观众,在这点上,本片就已经超过了太多同类电影。

葡萄牙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亚伯拉罕山谷》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是葡萄牙电影界的传奇宗师。早在1931年他就完成了自己第一部电影的拍摄,导演生涯更是长达六十多年。这部《亚伯拉罕山谷》则是他八十五岁时的作品。

这部电影改编自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虽说是改编,但其实出了主人公的名字,剧情上奥利维拉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但他的改动并没有使电影偏离原著的轨道,和其他改编作品相比,倒是这部《亚伯拉罕山谷》似乎更得福楼拜小说的精髓。

若阿金.平托 《然后呢?告诉我》

这是一部艾滋病人的私人影像日记,在绝望中,男主开始回忆过去,想念自己的朋友,过往的生活,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这部电影讲述的不只是艾滋病,更是在讨论生命和死亡的永恒议题。

罗马尼亚

卢西恩.平特莱 《重建》

本片时罗马尼亚国宝级电影大师卢西恩.平特莱成名之作。在罗马尼亚当时的高压政治环境之下,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件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当最后两个年轻人走向死亡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平特莱在怒吼。

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件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事情,当国家失去了秩序,电影有责任去为人民发声。

霍拉蒂乌.马拉埃雷 《无声婚礼》

这部2008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残酷而又荒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一个罗马尼亚村庄,因为斯大林的去世而导致村子里一场本该进行的婚礼被迫中止,于是他们在夜晚偷偷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婚礼。至于结局如何我这里不剧透,只能说是非常震撼。

如果连婚礼都无法发声,那这个世界一定离灭亡不远了。

丹麦

托马斯.温特伯格 《家宴》

12年一部《狩猎》让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家喻户晓,这里再推荐一部他98年拍摄的电影:《家宴》。

和《狩猎》相同,《家宴》全片都有着一种北欧独特的冷峻气息,作为Dogme95的开山之作,温特伯格大刀阔斧地解开了生活的阴暗面,让人不寒而栗。当然,这部电影强大的剧本也不容忽视。

波兰

多罗塔.肯杰尔扎沃斯卡 《死期将至》

说起波兰电影,人们更多会想到拍摄过《十诫》的基耶斯诺夫斯基,会想到大名鼎鼎的罗曼.波兰斯基。但事实上,波兰女导演多罗塔.肯杰尔扎沃斯卡也应当被我们铭记。

在这部《死期将至》中,多罗塔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将一个老人最后的故事拍的极为纯净,却又让人感伤,美轮美奂,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部电影里,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每一个镜头都美的无话可说。

比利时

达内兄弟 《一诺千金》

世界影坛上活跃着很多对兄弟,比利时的达内兄弟就是其中一对。拍摄纪录片出身的他们成名于1996年的《一诺千金》,在这部表现父子亲情和比利时移民问题的电影中,达内兄弟运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和长镜头,这样的尝试也让本片的情感表达极具冲击力,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一代欧洲导演对艺术的坚持和对欧洲社会未来会往何处去的探讨。

荷兰

保罗.范.霍文 《黑皮书》

说实话这部电影并不冷门,保罗.范.霍文的名气也不需要我赘述,但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也是小国佳片,就勉强放在这里。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朋友对女主卡里斯.范.侯登不会陌生,没错,她就是红发女梅丽珊卓的扮演者,而在这部电影中她要年轻许多,也会更加美丽动人几分。

这部电影的情节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反转从头到尾一直出现,剧情很紧凑,可以说是毫无尿点。对于对二战感兴趣的朋友来说,本片更是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在战争中,其实善恶间的分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明显。

土耳其

锡兰 《五月碧云天》

摄影师出身的锡兰如今是土耳其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电影里的画面美的让人窒息,简单朴实却直击人心。在这部《五月碧云天》中,锡兰把自己的乡愁带进了电影之中,写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更是让影片中的人物和景色都充满了泥土的芳香,不得不说近年来锡兰在各大电影节受到热捧不无道理。

马来西亚

周青元 《天天好天》

这部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马来西亚电影,很意外的温馨动人,常见的桥段却被导演处理的颇有新意,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浓浓深情,值得一看。

新西兰

妮琪.卡罗 《鲸骑士》

《鲸骑士》讲述的是毛利人的传奇故事,对于这个题材,妮琪.卡罗处理的非常到位,画面纯净自然,作为一部治愈系的影片,很好看。当然,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仅十二岁的女主,不但颜值极高,气质上也不似来自人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90420243/1714405098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