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拍坠机镜头购买整架飞机,硬核电影《紧急救援》,让你欲罢不能

15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可能会说,15分钟太短,电影只能看个开头,小说只能翻看几页,就连新闻也刷不了多少。


但如果你认为15分钟太零碎什么都干不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15分钟可以救人,救一船的人,一飞机的人。


不信?看它——《紧急救援》



两周前,堂叔预测过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房。


原话是这么说的,“基本可以确定,《紧急救援》就是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春节档电影预售已经开始了,有幸提前看过超前观影的堂叔仍然相信,《紧急救援》会完成逆袭。


怎么说?


整部电影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惊喜,燃爆,泪奔,一爽到底!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够燃够硬够催泪吧,《紧急救援》的硬核燃爆催泪指数还要在这一基础上乘以4



成倍的硬核是意料之中的事。


《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林超贤俨然成了“华语硬核大片”的代言人。


到了《紧急救援》,林超贤把“硬核”玩到了极致。


在堂叔看来,所谓硬核,就是从内到外、从剧情到演技的真。


真实事件改编。


片中的重量级救援戏大多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现实事件,还有什么比真实事件更震撼人心?


桑吉号油轮爆炸后的救援现场


真实的拍摄场景。


看完电影,堂叔才知道,片中迫降后断裂成三截的飞机不是特效,是真飞机。


为了拍片买一架飞机,林超贤对电影质量的高要求可见一斑。



逼真的特效视听。


从预告片就能看出,《紧急救援》的特效逼真有质感,不输好莱坞大片,花一张2D电影票的钱就能看一场3D效果的电影。



纪录片式的救援戏。


片中的救援戏极具临场感,快速剪辑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险象环生的剧情让人欲罢不能。


几分钟时间里,我们仿佛跟着特勤队员们一起上天入海,赴汤蹈火,参与救援。


意外不停发生,危险不断降临,没人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能祈祷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救人多一点再多一点。


钻井平台爆炸,平台随时可能倒塌,明明危机四伏,但为了救人,高谦毅然决然进入事故现场。


这是燃。



3.6级地震致使货车从盘山公路上坠入河流,上面是山谷,下面是湍流,直升机在山谷中一个急转弯。


这是惊。



货轮上的天然气爆炸,船员被困在底舱,船舱气温高达180℃,爆炸在继续,船体在坍塌,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全员葬身火海。


这是险。



飞机安全穿过了雷暴区,还没等观众松一口气,飞机又迎面遭遇了微暴流,不得不在海上迫降。


揪心吗?这才刚开始。


飞机头随时可能断裂沉海,机舱内座椅东歪西倒,一飞机的乘客,有伤者有婴儿,怎么救?


15分钟一到,特勤队队员是该安全撤离还是不顾危险救更多人?



这不只是和时间赛跑,还关乎自救和救人的抉择。


四场扣人心弦的救援戏虽是动作戏,却更像心理战


一分一秒一呼一吸都重重地砸在堂叔心上,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全身直冒冷汗。



真实的演员状态。


出演这部电影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开飞机不算,还要高空跳飞机,跳水不算,还要深潜。


电影开拍前,演员们都经历了高强度的“魔鬼训练”。



林超贤的戏,演员都没有替身。只有文戏动作戏全都自己上,演员才算真正走进了角色。


也因此,彭于晏和辛芷蕾的哭戏,王彦霖在海中的挣扎戏尤为真实动人。



如果《紧急救援》只有硬核满格,还算不上是惊喜,只能说是意料之中的进步。


和林超贤以往的电影不同,这一次,在硬核之外增添了温柔温暖。


直接点说,就是铁汉柔情,电影的文戏(感情线)增多了。


你可能会问,文戏增多会不会影响电影的硬朗?


事实正相反,文戏和动作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方面,轻松的文戏中和了动作戏带来的紧绷感。想想看,如果两小时全是紧张的救援戏,谁能吃得消?


另一方面,文戏丰富了角色的塑造,使人物更生动鲜活完整。


和《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不同,《紧急救援》不是围绕具体的事件展开,它重点刻画的是,以高谦为中心的救捞人。


人是多面的,工作之外还有生活,战友情之外还有亲情和爱情。



塑造高谦这一角色时,林超贤用了两个角色和他相对照。一个是机长方宇凌,一个是高谦儿子聪聪。


高谦和方宇凌,一个冲动大胆一个理性谨慎,一个靠直觉一个靠数据。


电影中途冲动的人有了恐惧,理性的人变得感性,至于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堂叔就不剧透了。


通过这两个人心理的变化,电影探讨了危急情况下自救和救人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高谦和聪聪是一对父子,他们是对彼此最重要的人,是彼此的内心支撑。


最后两个人都勇敢地踏上了各自的战场,一个和天斗,一个和命斗。


聪聪的存在让高谦变得惜命,也让高谦更加无畏。如果说高谦是英雄,那聪聪就是英雄背后的男人。



《紧急救援》并没有重主角轻配角,它展现了救捞人和被救者的群像


丁一的害怕,赵呈的重义,方宇凌果敢之中的细腻,都让人印象深刻。


受伤的女乘客在昏迷中说“先救我丈夫”,被高谦救过的女子一度无法鼓起对生活的勇气,这一点一滴的细节真实动人。


把人塑造活了,电影就活了,观众才会跟着角色共呼吸,观影过程才会有笑亦有泪。



水火无情,英雄有义。永远奔赴在第一线救人的中国救捞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英雄这一群体,看似容易塑造,实则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剧情假大空,角色扁平的窠臼。


很多电影拍英雄,是直接拍他们的“勇敢无畏”。


林超贤拍英雄,却是拍他们的“恐惧”。


换句话说,他拍的不是钢铁英雄,而是血肉之躯的平凡英雄。



特勤队员是英雄,但他们更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有家人有恐惧,也惜命也怕死。



《紧急救援》并没有盲目赞美英雄的伟大无私,甚至毫不避讳地展现了队员的接连辞职。


丁一辞职时对高谦说,“恐惧来了,就走不了了。


当一个人和死神擦肩而过,害怕乃至逃避是本能,他有离开危险的权利。


但当一个人明明害怕,却依然坚守岗位,一次又一次投入危险战斗,把救人当做自己的使命,这种勇敢才最动人最值得赞美。



在电影致敬特辑中,一名中国救捞人说,“救一个人的生命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


很朴素的一句话,却让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



《紧急救援》让我们看到,特勤队员险中救人不是不要命,而是在他们心里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这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而是对生命的敬重。


这不是“以命换命”,而是“向死而生”。


如此一来,电影在解答了“以命换命是否值得”的质疑的同时,也更容易让观众对“平凡的英雄”产生情感共鸣。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我们印象中,爆米花大片往往深度有欠,主旋律电影常常人物脸谱化。


《紧急救援》在主旋律、商业片和主题深度中做出了平衡,不仅有全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剧情,还有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更有导演自己的个人表达。



从这个角度说,《紧急救援》是具有开创性的。


它再一次把华语主旋律类型片推到了难以企及的全新高度。


这样一部有笑有泪的硬核电影,一定是春节观影的不二之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90420243/1714405660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