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核战争片,演员全都是雇佣兵,导演拍完就战死沙场了

如果说好莱坞擅长科幻大片,韩国擅长政治犯罪片,日本擅长情感细腻的伦理片,那么说到俄罗斯电影,就不得不提战争题材了。

也许是苏联骨子里带出来的精气神还没消散完,俄罗斯的战争电影看起来总会让人想起来一个字:硬!

如果说《黑鹰坠落》一直是不少影迷心中硬核军事电影的代表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地狱尖兵》便真实得近乎残酷了。

这么说吧,《地狱尖兵》甚至不像是一部电影故事片,更像是导演直接搬着摄影机在俄乌战场直接拍的纪录片。

甚至连参与影片拍摄的演员也是正在参战的瓦格纳雇佣兵,出现的枪械都是真枪,而且据说拍完这片不久副导演就战死沙场了,就问你硬不硬!

虽说瓦格纳雇佣兵在现实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毕竟雇佣兵嘛,你也不能对他们奢求太多,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绝对是部好电影。

最起码能让我们这些习惯了和平的人一窥真实战争的一角。

不像许多电影都会提前铺垫人物和剧情,《地狱尖兵》上来便打,之后才逐渐开始介绍双方的人员和战术。

当然,这些角色我也记不住,大家也没必要去记,本身都身着军装,不太好分辨,况且他们很快就会死去。

观看电影的时候我几乎是全程靠双方代号和胳膊上的黄白标记来区分两方角色的。

全片围绕几栋楼的争夺展开。

白方想要摧毁黄方的一个炮兵阵地,为此需要地面人员抢占一栋高楼,利用其广阔的视野来为轰炸机进行标记。

轰炸机将在120钟后执行任务,因此留给白方的时间并不多。

更关键的是,目前那栋目标楼以及挡在白方面前的另外三栋楼都在黄方的掌控之下,他们只能一一突破,否则便有可能被前后夹击。

其实这部电影一开始,观众便能够猜到,白方便是俄罗斯,黄方代指乌克兰了。

两军由于师出同门,且打的是城市巷战,在战术使用上可以说几乎一致,互相破不了招,所以打起来就异常惨烈,很多时候就只能靠堆人头。

白方先是利用坦克的掩护抢攻下了第一栋楼,于是黄方迅速做出反应,呼叫距离阵地不远的120mm迫击炮进行支援,打了白方一个措手不及,还用无人机赶跑了白方打头阵的坦克。

不过白方的战场指挥官反应也很迅速,他根据迫击炮的落点大致推测出了其迫击炮阵地的方位和大致距离,要求总部进行反制措施。

白方总部立刻安排无人机,找到了黄方阵地,于是命令122毫米榴弹炮进行火力压制,为前线士兵创造进攻时机。

在白方对黄方榴弹炮阵地进行了第一轮连射后,黄方的无人机也找到了白方榴弹炮阵地。

于是接下来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数轮的互相炮击,白方甚至祭出了飓风火箭炮洗地。

黄方在白方的陆续进攻中猜测出了对方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利用目标建筑进行观测,于是在节节败退下不得已放出了大杀器——240毫米郁金香迫击炮。

这玩意儿是苏联研发的世界上最大口径迫击炮,仅炮弹重量就有130公斤,且具备发射核炮弹的能力。

郁金香一出,立刻便端掉了白方一个榴弹炮阵地。

白方的一个小队指挥官在战场意外缴获了黄方的对讲机,不时能收到对方的通讯信息,因此他们利用这种信息差一步步攻入了目标大楼。

黄方一看自己再这么下去损失要增加,于是派出了两辆坦克准备配合炮兵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摧毁目标大楼,不能把观测炮兵阵地的机会留给白方。

此时白方的坦克也再次重回战场,与黄方的坦克打了一场2V2的战斗,最终自然是白方大获全胜。

而白方负责进攻的士兵也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及时帮助轰炸机消灭了敌方炮兵阵地。

只不过,如此惨烈的战斗也让白方只剩下了两个人。

虽说这部电影最终胜利的是白方(俄罗斯),但整部影片也丝毫没有贬低黄方(乌克兰),甚至能看出来两方都及时做出了各种反应和应对策略。

各种炮击的场面真实到让人汗毛直立,战场上的士兵也没有什么超人之躯,以一挡百。

打起仗来什么神枪手都没用,基本全是直接把枪探出去扫射,各种火力压制。

能炸墙绝不攻门,能突突绝不用手。

俄对乌的战争毕竟是占领为主,并不会用重火力洗地,因此像这种小规模巷战确实能瞥见其战场的一角。

将这部电影视为是战术教科书自然是吹牛,这东西毕竟只是电影,真把这玩意儿当教科书就别打了。

不过见多了美国大兵拯救世界的俗套戏码,能如此较为真实地见识一下战场的残酷,对许多军迷和影迷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谈资。

喜欢军事题材的影迷绝对不能错过本片,那一枪一弹将带你进入真实的战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290420243/1714406305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