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吐槽“烂片”,如今成为神作,这两部病毒电影真实得可怕
今天,挖片君给大家推荐几部优质的病毒传染病题材电影。
以前一直都觉得电影艺术化手段过多,危言耸听的嫌疑过大。
而今再看,才觉得电影中的内容极尽写实,真实地让人害怕。
甚至只是冰山一角。
01,韩国《流感》
韩国的很多小成本电影,还是很真实犀利的。
在《汉江怪物》和,《铁线虫入侵》之后,《流感》来袭。
《流感》这部电影刺穿了人性的虚伪面具。
它的现实影响比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更为惊心动魄。
其实,说过这一部电影,大家都会想到进退维谷的“电车难题”。
简而言之,就是有一个疯子,将五个无辜的人绑在一辆电车轨道上。
有一辆失控的电车向他们快速驶过来。
眼看着马上就要碾压这群人了,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外一条轨道上。
遗憾的是,这个疯子在另外一条轨道上,也同样绑了一个人。
你是做呢还是不做呢?
这个伦理学很著名的一个思想理论,也被运用到了这部电影中。
这个难题来到了现实中,往往让人手足无措。
流感肆虐,一群从东南亚偷渡客来到了韩国。
集装箱内的其他人都死了,只有一个幸存者拖着羸弱的身体幸存了下来。
但是不幸的是,这个人身上携带了致命的病毒。
病毒迅速在这个城市里蔓延,每个人都活在阴影之中。
美丽的城市瞬间瘫痪,到处都在打家劫舍,抢夺资源。
人性和金钱在这里都变得一文不值。
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电车难题”。
被感染的城市就是那一个被疯子绑上了电车的人,没有被感染的城市首尔就是另外一条轨道的五个人。
到底是拉动拉杆,放他们出来呢,还是完全放弃掉几十万民众的生命,挽救更多的主体人群呢?
电影将人类在面对灭顶之灾时,人性的求生欲望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卑贱,生存下来,才是最大的希望。
放弃掉被感染的城市,支持率也从最初的30%上升到了95%。
多么真实而沉痛的数据。
韩国的现实主题题材作品,是真的不错。
病毒肆虐,考验的不仅是人类的健康灾难,也是对于人性和心灵的考验。
电影中的长官,自私而猖獗,在得知女孩身上有抗力的时候,不顾一切想要攫取资源,致使更多人陷入到困境之中。
体育馆中焚烧的患者,挖掘机挖出了尸体,都让人不寒而栗。
现实有多残酷,电影就有多么犀利。
电影主写灾难事件和人性,没有中国式的英雄歌颂,却真实得让人感到害怕。
02,《传染病》
如果说《流感》是东方式的流感故事,那么《传染病》则是很典型的西方式电影。
这部电影充满了美国灾难片中自然灾难的巨大冲击力。
娱乐周刊曾经评论过这部电影是——
“一部能吓死人的传染病题材惊悚片,看完影片后一定会有想要洗手的强迫症。“
电影的豆瓣评分只有7.1分。
在上映之初,还被很多人骂是“烂片”。
因为剧情较为散乱,所以很多的影评人觉得这部电影中角色塑造不足。
“很难让人有共鸣感”。
主线和副线也交互不足。
但是历经了10年的时间洗礼,电影却成为了一部很写实的佳作。
尤其是在去年的疫情爆发之后,电影更是被无数人安利。
高分评论区有一位网友很好的道出了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因为真切感受和经历过,所以知道有多痛。
一位出国旅行的人,准备将银行卡递给酒店服务员的时候;
一位男子在公交车上咳嗽不戴口罩的时候;
一位商务谈判者正在和客户握手的时候……
危机就在这样的社交活动中悄然发生了。
贝丝·埃姆霍夫出差回国之后,感到身体不适,没想到病情急转直下。
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死到了医院。
可怕的是,死因还不是很清楚。
很快,病毒就开始在这一座城市蔓延了。
从伦敦到巴黎,从东京到芝加哥,病毒穿越了国界,开始肆虐全球。
相比较《流感》,《传染病》是多线叙事。
研发出了疫苗,但是导致了更多的矛盾,从点到线,展开了叙事。
人物突破了道德边界,走出了内在压力。
零号病人贝丝和情人约会,回家传染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也相继染病去世。
出现在丈夫眼前的,是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是得知自己被背叛的消息而心灰意冷。
这样的道德困境困扰着每一个人。
贝丝的一张照片,也成为了破解感染源的关键。
她在餐厅吃了美食,还和厨师握手,结果感染了蝙蝠病毒。
隔离区的病房,一张张的病床,是否似曾相识呢?
集体掩埋, 阴影很深啊(虽然有点不太科学)。
特殊时期,装尸袋也供不应求。
03,
“人心齐,泰山移”。
和西方灾难电影相比,我们的国产片主要汲取和展现的是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力量。
比如《中国医生》中这一句很出名的话:
“国家可以把家底拿出来,必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践行初心使命,弘扬的是家国情怀,更有主旋律电影中的“亮剑精神”。
相同的是——
真诚朴素的人性光辉,平凡生命的受难内核,都值得被敬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300420243/1714406665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