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宝藏电影,脑洞大开,设定牛x!

今天和大家聊一部脑洞大开的电影,


一个反乌托邦的残酷世界,一连串奇幻且引人怀疑人生的故事——


《戏梦空间》


故事发生在特别的世界里,所有人按部就班地生活在电影里


社会被分为主角、配角、废柴三个阶级。



主角是彩色的,光鲜亮丽,胸前还有读心器,


读心器可以监控主角们的心声,然后根据心声生成专属BGM。



他们享有更多权利,


可以随时叫停电影,在屏幕上打上“The End”,


可以更新各种漂亮的衣服,在曼妙的音乐下翩翩起舞。



不仅如此,


主角人生中值得纪念的时刻,会被存进图书馆,


什么时候想回顾,就可以拿出来观看高清版。



相较于主角的辉煌,配角的生活则黯淡很多。


他们只能穿剧组准备的衣服,


台词也永远只有固定的那几句。



在主角休息时,


配角的生活是静止的,


如同被按下暂停键,


一动不动地等待主角重新登场。



他们是镜头里匆匆闪过的一个影子,一个画面,


连看电视,都是万年不变的雪花点。


在这个世界里,最惨的是废柴



他们的人生,对整部电影来说,可有可无,


只能生活在划定的区域里,颜色黑暗、阴郁,


可以被随意裁剪、加上马赛克,


甚至直接数字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是违法的,被发现偷偷使用就会被关进监狱。


有些废柴在电影的幕后、底层操劳,


日复一日地做着苦力,


却从生到死都不会被注意、被在乎,


连走路、聊天,都会被突然且莫名其妙地剪掉。

而故事的“主人公”葆拉,是她所生活世界中的配角,


在母亲的细心培养下,她目前就读于学院,并成功获得了读心器。



葆拉的母亲是个配角,每天按部就班地淹没在匆匆人群中。


但像所有渴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家长一样,母亲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葆拉身上。


葆拉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从母亲的几句固定台词中,


葆拉得知父亲是个优秀的主角,有专属背景音乐,


他还是个英雄,在大屠杀中英勇牺牲了。



因此,葆拉一直认为:


父亲是电影世界中闪闪发光的人,


而她作为父亲的女儿,也是有潜力成为主角的。


最终考核即将到来前,


葆拉意外发现图书馆中并没有关于父亲的资料。



找管理员查询,也是查无此人。


起初,葆拉以为是图书馆搞错了:


身为主角的父亲,怎么可能没有记录?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


葆拉发现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很多。


而这个由主角支配的世界,也并不像葆拉看到的那么和谐。



底层社会苟延残喘的废柴们,时刻酝酿战争试图争取自己的权益。


但主角享受着至高权利,所以废柴们的“权利之战”永远只能无疾而终。


废柴反抗,


主角会用剪辑之枪射击他们,被击中的片段会被直接清空。



连牢骚几句,


都会被精准捕捉到,然后用马赛克封嘴,剥夺话语权。



正如某个花絮人物的概括:


“他们让我们是黑白的,是为了不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颜色;


他们不让我们有读心器,是为了不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



葆拉有个关系要好的闺蜜,她的爸爸妈妈都是主角。


闺蜜家有个“女佣”,


虽然大家都叫他“女佣”,但他其实是个男的,


“女佣”是个废柴,主角们根本不在意他到底叫什么,


随便给个身份,方便称呼就可以。



“女佣”告诉葆拉,她的父亲可能在“另一张演员表”上。


而另一张演员表,就藏在“花絮区”,


花絮区住着废柴、花絮人员,以及电影中可以随意丢弃的一切。



这里像一个不会被盘活的“烂尾工程”,


等不到公交的布景;


不可能出场的龙套;


不配有姓名的甲乙丙……



在这里,葆拉得到了父亲的线索。


顺着线索,她找到了一位黑白色的老人。


老人,正是自己的外公。


外公交给葆拉一封信,


是她的“主角父亲”留下的“断交信”。



葆拉的父亲不是英雄,只是爱情里的逃兵。


他抛弃了葆拉配角身份的母亲,


直接跳到另一个故事线中结婚生子,


他用“旁白”告诫葆拉不要去找他,


不要破坏他的生活。



他还在信中威胁葆拉的外公:


如果再纠缠,我会通报给主角学院。


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心有不甘,


葆拉还是来到了父亲所在的故事线,


看着屋里快乐的家庭,


葆拉的心情五味杂陈。



曾经光辉的父亲形象崩塌成灰烬,


但如果这是父亲真实的面貌,


那么真实的自己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天回到家,葆拉没吃母亲为她准备的药。


她蜷缩在屋里的一角,天亮后,她发现自己变成了黑白色。



母爱编织的谎言不攻自破,


葆拉的主角梦,也在这一瞬间被颠覆,


原来,她生来只是个花絮人物,


一个连颜色都不配拥有的、被这个社会认定的边角余料。



但母亲不想让她的人生因为起点失去前途,


葆拉的色彩,是母亲给的伪装,


美化父亲的谎言,也是母亲为她打造的梦境。


母亲希望她可以自信、快乐地去争取社会权利,


希望她可以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



事实上,


葆拉确实有成为主角的能力。


最终考核时,


她的演讲、她的独白、她心声生成的背景音乐,


感动了无数观众,也感动了评审员为她打出高分。



她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主角,


但当她擦掉脸上的颜料,


露出黑白色的皮肤时,


主角们似乎忘记了她刚才精彩的演绎,


全都跳出来指责她根本就是个废柴。



至此,


努力在偏见面前,一文不值。


葆拉的人生,会如何继续?


这场闹剧般的最终考核,又将如何收场?


可以剧透的是,


电影的结局,让人浮想联翩……


但片中的故事,却不会因为谢幕走向终结。



影片像是一部奇思妙想的人性寓言,


拉扯着观众情不自禁地反思:


自己是否也是不同故事主线中的“戏中人”?


是否也存在着被支配的言不由衷?



有人称,这是“群体版的《楚门的世界》”,


想要证明存在意义的黑白花絮人,


与不惜一切代价走出虚拟世界的楚门一样,


他们都在看清真相后发现:


类似乌托邦的完美世界,不过是束缚人性与个性的鸟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喜欢乐,每段悲喜也都是珍贵且值得的。


生活可以被视作剧本,但人生却总是跳过彩排、每一秒都始终正在放映。


怎样摆脱被定义的身份与价值?


问题的根源,或许就藏在葆拉对片中世界的质问里:


你相信人生所有的故事都是提前写好的吗?


那么屏幕前的你,究竟相信与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300420243/17144076264722.html